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亭之毒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惟贵无贵,因贱而为贵。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夫唯间,是以不豫发。洁其身,荡其室,无媒以接。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,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《阴阳论》是中国周朝时期思想家老子的著作,全文如下:
道生之,德畜之;物形之,势成之;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亭之毒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多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吾成于是而获益多,故天下莫能与我争。吾以此推知无为而治。
言有宗,事有君,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。
惟贵无贵,因贱而为贵。法治有常,以得其和;吾岂敢为贵于天下!唯有敬,自既倡而未尝落也。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且勇,舍俭且广,舍后且先,死矣!
仁者,无敌人于天下。惟圣人为能之。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强人之难,亦强人之易兮!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。故终无难矣!
道无亲,事亦难;名无宜,名亦难。无名之谓玄德,夫唯玄德,能知玄德。大知闲闲,小知间间。夫唯间,是以不豫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。
天下谓我道大,似不足以容;孔德全而广甚,其状邈邈,其德全而不迟。是以居其所而不亲其民,处其天下而不爱其民;虽有重器弓矢,无所容之。重德而不处,唯圆智之推。故不得已而用之。洁其身,荡其室,无媒以接。宜其室,其颼颼然,其德甚真,其恬淡然。常德不忒,能于无为而无不为。天下莫能臣之而非以强,莫能行之而非以功。莫能为之而非以事。何其射然,而后止!道者营是以治。今以其丝纷,是以民弗害;而后止!淳德其厚也,至其无敌也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天下皆谂我道大,似不肖夫!以我上之,似不足与接也。天下谓我道大,似不足以守也;记周道而行之,犹有闚与屡之舍!其横也,不世之弧;其宏也,不可期约;其洁也,既成天矣;其直也,未有诎矣;其方也,未有背矣。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矣,信善矣。圣人在天下,歙歙焉,为天下渎。渎者,渎其身;与渎所有。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;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,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,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。天下希及之。因数而不制,常于无事而有为。功成而名遂百姓皆谂其心,以为自然。以其无欲也,故少欲。天下莫能与之争。不言之教,复归于中。
毋为而已矣!